<rp id="oy1hv"></rp><dd id="oy1hv"></dd>
<tbody id="oy1hv"></tbody>
      1. 您當前所在位置: 首頁 > 學者
        在線提示

        恭喜!關注成功

        在線提示

        確認取消關注該學者?

        李德仁

             

          

        高精度攝影測量定位理論與方法、GPS空中三角測量、SPoT衛星像片解析處理、數學形態學及其在測量數據庫中的應用、面向對象的GIS理論與技術、影像理解及像片自動解譯、多媒體通信等方面

        個性化簽名

        TA的關注(0) 關注TA的(1)
        留言板

        該學者已關閉了留言功能

        暫無留言

        • 姓名:李德仁
        • 目前身份:
        • 擔任導師情況:
        • 學位:
        • 學術頭銜:

          博士生導師, 中國科學院院士,

        • 職稱:-
        • 學科領域:

          攝影測量與遙感技術

        • 研究興趣:高精度攝影測量定位理論與方法、GPS空中三角測量、SPoT衛星像片解析處理、數學形態學及其在測量數據庫中的應用、面向對象的GIS理論與技術、影像理解及像片自動解譯、多媒體通信等方面
        個人簡介

        攝影測量與遙感學家。江蘇鎮江丹徒人,生于江蘇泰縣。武漢大學教授,測繪遙感信息工程國家重點實驗室主任。原武漢測繪科技大學校長。德國斯圖加特大學博士。國際歐亞科學院院士。中國測繪學會理事長,中國圖象圖形學會副理事長、中國地理學會環境遙感分會副理事長。80年代,主要從事測量誤差理論與處理方法研究。1982年,他首創從驗后方差估計導出粗差定位的選權迭代法,被國際測量學界稱之為“李德仁方法”。1985年,他提出包括誤差可發現性和可區分性在內的基于兩個多維備選假設的擴展的可靠性理論,科學地“解決了測量學上一個百年來的問題”。該成果獲1988年聯邦德國攝影測量與遙感學會最佳論文獎一一“漢莎航空測量獎”。90年代,主要從事以遙感(貼)、全球衛星定位系統(GPS)和地理信息系統(GIS)為代表的空間信息科學與多媒體通訊技術的科研和教學工作,并致力于高新技術的產業化發展。他在高精度攝影測量定位理論與方法、GPS空中三角測量、SPoT衛星像片解析處理、數學形態學及其在測量數據庫中的應用、面向對象的GIS理論與技術、影像理解及像片自動解譯、多媒體通信等方面都有獨到建樹,其成果直接推動了技術進步,并已向產業化方向發展。領導研制了吉奧之星GIS系列產品、瑞風可視電話系列產品和立得三S汽車道路測量與導航系統等高科技產品。發表論文270余篇,出版專著8部:培養碩士生50多名、博士生60多名。其成果有十余項獲得國家及部委級科技進步獎、全國優秀教材獎、全國優秀教學成果獎。曾任國際攝影測量與遙感學會(1SPRS)第111委員會主席(1988年一1992年)和第Ⅵ委員會主席(1992年一1996年)。1991年當選為中國科學院院士。

        • 主頁訪問

          10402

        • 關注數

          1

        • 成果閱讀

          2406

        • 成果數

          19

        TA的成果
        個人主頁 返回頂部